原標題:腳底下的安全,如何網住?
近日,西安一3歲男童掉入下水道后失聯,引發廣泛關注。記者近日調查發現,“井蓋吃人”事故非個例,近年來,青島各級部門加大了對井蓋的排查整治力度,并安裝了一定數量的“防墜網”。隨著汛期的臨近,青島水務排水公司開展“排水設施隱患排查整治”專項行動,防患于未然。
>>>事件
3歲男童墜井失聯
網友呼吁加防墜網
5月12日晚9時左右,在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惠西村,因下雨路面積水,一名3歲兒童不慎掉入下水管網被沖走,下落不明。據了解,事發地位于一座高速公路橋下,是惠西村村民出行的主干道。事發時,男童父親牽著兒子正常通過,孩子掉入下水管網被沖走。孩子父親表示,當時已經是晚上,沒有路燈,井蓋是事發后才被蓋上。
這起事故發生后引發了輿論廣泛關注,不少網友為男童的命運揪心,希望能發生奇跡。“作為一名母親,我看到這樣的新聞真的好難過,我知道孩子兇多吉少,但我還是希望孩子沒事。”一位網友留言道。還有網友稱有些“后怕”,“帶孩子出去玩,馬路上走十步就有一個下水道井蓋,以前總是提醒不要踩井蓋,時間久了就松懈了,有時候我也踩……”
此外,還有網友呼吁在下水道井蓋下安裝防墜網,排除安全隱患。“每年都有類似的意外發生,一個家庭就因為一個小小的井蓋而破碎,難道防墜網不屬于市政設施嗎?馬路有隔離帶,井口也需要防墜網呀?希望不要看到這種悲劇重復發生!”一位網友留言道。
>>>調查
“井蓋吃人”非個例
種類多樣“娘家”難找
記者了解到,井蓋作為不可或缺的公共設施,安全性非常重要,井蓋損壞的原因有很多,有些是因為車輛碾軋破損松動,有些是被人偷走蓋子造成安全隱患。這些安全隱患如不及時清除,很有可能釀成大禍。
記者檢索發現,類似“井蓋吃人”的新聞并非個例。雖然有些事故并未造成嚴重后果,但有網友認為,同一類型的安全事故如此頻繁地發生,對于公眾的安全感是極大的侵蝕和傷害。4月19日,沈陽就有一名3歲男童掉入深度達五六米的下水井,好在消防人員及時趕到將其救起;2月17日,四川宜賓有一對祖孫,因為公路窨井蓋突然破裂,掉進數米深的窨井中,多位過路市民自發參與營救,后來也是消防人員趕來將他們救起。
2019年,青島城陽一“張嘴”古力造成一小伙受傷,由于失血過多,小伙兩度出現昏迷,后來古力口被悄悄封死,責任單位成謎。2016年,家住市北區溫州路的小徐遭遇驚魂一刻,當他步行上班時,腳邊古力突然發生松動,危急時刻,他用胳膊勉強支撐,才沒有完全墜入污水井中,后來小徐多次尋找責任單位,卻一直未找到傷人古力究竟由哪個部門管理。
記者在走訪時發現,除了排水古力,還有通訊、消防、公安、路燈、供電、供熱等多種古力,其權屬單位、維保單位也不盡相同,有的一個古力使用單位多個。2020年3月的一個夜晚,李先生的兒子經過萊西市北京路與南京路交界處時,因人行道上一個古力蓋丟失,孩子墜井受傷,一連找了七家單位,才找到責任單位。類似的案例并不鮮見,之前本報也曾多次報道。
>>>探訪
防墜網承重150公斤
每年定期排查整治
5月16日中午,在香港中路新浦路路口,青島水務排水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排水設施。記者看到,工作人員打開井蓋后,一張防墜網映入眼簾,工作人員對防墜網的牢固性等進行了仔細檢查。“防墜網的全稱是防墜落安全網,一般安裝于井口,在發生井蓋丟失、井蓋破損等問題時,可以對行人起到保護作用,防止行人墜井摔傷。”工作人員說。據了解,2013年青島水務集團結合防汛實際,制定了排水檢查井安全防護方案,首批試點安裝防墜網。防墜網承重達150公斤以上,即使一個成年人掉入井中,也可有效防止傷亡事故。
記者采訪得知,防墜網目前主要安裝于管徑較大、井深較深的檢查井,以及降雨時檢查井蓋易被頂托移位的位置。排水公司根據管網運行情況,每年汛前組織對大管徑檢查井開展定期排查工作,對缺少防墜網的檢查井進行統計,積極協調上級部門申請專項經費組織進行安裝。
夏季汛期將至,為了確保萬無一失,今年自4月初,排水公司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“排水設施隱患排查整治”專項行動,保證檢查井、雨水箅子等設施的正常運行,重點針對重點路段、易積水部位開展管道拿砂養護工作,保證排水管網的暢通。截至目前,已巡視道路957條,發現并整改設施運行隱患問題153處,組織對魚山路、遼寧路、仙游路等89條重要路段及易積水部位,開展拿砂養護,保證管道暢通,做好防汛應急保障工作。
文/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王洪智
[來源:半島都市報 編輯:椰子]大家愛看